在環保政策推動和物流行業自動化升級的雙重作用下,電動叉車憑借零排放、低噪音、易維護等優勢,在倉儲、物流等場景中得到廣泛應用。然而,當電動叉車應用于冷鏈物流的冷庫、北方冬季的戶外倉庫等低溫環境時,電機性能會顯著下降,導致叉車作業效率降低、續航里程縮短,甚至出現故障停機,嚴重影響正常生產作業。因此,探索電動叉車電機在低溫環境下的適配策略,實現低溫適配與有效作業的平衡,成為當前電動叉車行業待解決的重要問題。
一、低溫環境對電動叉車電機的影響
(一)電機材料性能劣化
1.永磁體退磁風險增加:永磁同步電機是電動叉車電機常用的電機類型,其永磁體材料在低溫環境下磁性能會發生變化。當溫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時,永磁體的剩磁和矯頑力會下降,導致電機輸出轉矩減小,影響叉車的負載能力和爬坡性能。
2.繞組電阻較大:低溫會使電機繞組的電阻值較大,根據歐姆定律,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,電動叉車電機繞組電流會減小,從而導致電機輸出功率降低。同時,電阻較大還會增加電機的銅損,降低電機效率,使電機發熱加劇。
3.絕緣材料性能下降:電機絕緣材料在低溫下會變脆,機械強度降低,容易出現裂紋和破損,導致絕緣性能下降,增加電機短路和漏電的風險,嚴重影響電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。
?。ǘ┛刂撇呗允эL險
1.傳感器精度降低:電動叉車電機的控制依賴于多種傳感器,如溫度傳感器、速度傳感器、位置傳感器等。在低溫環境下,傳感器的靈敏度和精度會下降,導致控制系統獲取的電機運行狀態信息不準確,從而影響控制策略的實施效果,使電機無法在狀態下運行。
2.算法適應性變差:現有的電機控制算法大多是基于常溫環境設計的,在低溫環境下,電機的動態特性和參數會發生顯著變化,原有的控制算法可能無法及時適應這些變化,導致電機控制不穩定,出現轉速波動、轉矩脈動等問題,影響叉車的作業精度和效率。
低溫環境對電動叉車電機的性能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,制約了電動叉車在低溫環境下的有效作業。通過電機材料創新與優化、控制策略智能升級、熱管理系統改進與優化以及潤滑與密封技術升級等策略,可以實現電動叉車電機在低溫環境下的適配與有效作業的平衡。未來,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,電動叉車電機在低溫環境下的性能將進一步提升,有望在更廣泛的低溫場景中得到應用,為冷鏈物流、北方冬季倉儲等行業的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。同時,行業應加強產學研合作,加大對低溫電機技術的研發投入,推動電動叉車行業向更高水平發展。